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年 9月 23日 0 作者 gong2022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54分)

1、文明皇后(王元姬)

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马炎与齐王司马攸的生母。王元姬幼时便通《诗经》、《论语》,嫁司马昭后竭尽妇道、谦虚谨慎。其人颇有远见,曾预言钟会谋反之事。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尊王元姬为皇太后,宫号曰崇化宫。王元姬身处太后之位,提倡节俭,身体力行,作为众妃子的表率。在其治理之下,后宫井井有条,众人和睦相处。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崩逝,终年五十二岁。谥号文明皇后,与司马昭合葬于崇阳陵。

2、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3、乾嘉学派

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学派研究的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其研究的话题基本已经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与明代朱张等理学学以致用的情况大相径庭。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乾嘉学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学派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4、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5、《烟台条约》《中英烟台条约》

亦称《滇案条约》,共分三大部分16款,并附有“另议专条”。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偿款银20万两;中国派出使大臣带国书前往英国,对滇案表示“惋惜”;云南当局应与英国所派官员商订滇缅来往通商章程;自1877年起,以五年为限,英国派官员驻云南大理或其他相宜地方,察看通商情形;英国仍保留由印度派员赴云南之权。第二部分实际上涉及中外司法案件的处理及官方交往两方面,这些规定扩大了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第三部分为“通商事务”,此外,《另议专条》中规定英国可派探路队由北京经甘肃、青海或四川等地进入西藏,或由印度来藏。

6、李鸿章

(1823-1901),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投靠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1865年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由曾国藩举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北洋海军。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正面的,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7、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场论争。李大钊提出以社会革命为手段,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做一点一滴的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上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这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8、中间路线

第三条道路即所谓中间路线,是指部分自由知识分子及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及其纲领,他们主张走国、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也就是自由主义的道路。他们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建国;在政治上要求以法治代替人治,军队属于国家,实行多党政制;外交上主张在美国、苏联之间保持中立;主张经济现代化与工业化等等。

9、“一化三改”

195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隋朝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创建及其历史影响

隋王朝是在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以后出现的统一的王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文帝、炀帝父子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

(1)改革官职。开皇元年(581),随文帝杨坚即位当天,采纳大臣崔仲方建议,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师、三公、五省等中央机构。三师、三公实则只是给予大臣以荣誉的虚职。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秘书省掌国家图书典籍,位高职闲;内侍省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全是宦官;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门下省是审议机关,尚书省是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称民部)、刑部、 工部。三省六部制度,自隋定型。五省之外,设有御史台掌监察;都水监掌水利(583年废)。 隋场帝大业三年(607)又新置谒者台和司隶台,掌巡察内外百官和军民活动,与御史台合称三台,以加强对内外官员的控制和纠察。另设太常、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监、将作等十一寺,为事务机构。又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官,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作为荣誉名号,授给有功之臣。隋炀帝时,把三师、特进官,以及上柱国以下十一等勋官等勋爵虚职尽行废除,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又抑制和削弱了周、齐显贵势力。

地方官制,隋初沿齐、周时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郡县的设置既多又滥,极其紊乱。开皇三年(583)隋文帝采纳杨尚希的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员,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虽然仍是二级制,但魏晋以来州比郡高,以州改郡,相应也就降低了地方官的品级。同时还并省诸郡,全国共存190郡,1255县。

官吏任用方面,汉、魏时,州郡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用僚佐,北周、北齐以来,州郡僚佐已多归吏部选授,隋确立为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中央也经常派遣使者巡察地方政绩。这些措施有利于整顿吏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2)完善府兵制。魏晋以来,兵和农是分离的。西魏、北周建立府兵制后,逐渐趋向“兵农合一”化,到了隋朝完成了这个发展趋势。开皇十年(590),隋文帝下诏将兵士兵人编入民户,改变了过去兵民分治的现象,完成了“兵农合一” 的过程。关于府兵统率方面,沿用魏周十二大将军遗制,设置十二卫,每位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各卫所统兵府,即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到隋炀帝时改称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

(3)改定刑律。针对北周刑法繁杂苛酷的情况,隋文帝于开皇元年改定新律,开皇三年,又进行修订,制成《开皇律》。《开皇律》废除了一些酷刑,减省了一些刑律,形成完整的体系,曾被东亚各国所效仿的唐律就是《开皇律》的继承和发展。

(4)创立科举制。为了削弱门阀政治,废除地方长官辟举本地人士担任官吏的制度,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重任,这样就把管理的任用权集中到中央,改变了长期以来士族控制地方政权的局面。同时,以科举考试代替九品官人法。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录取与任用权完全掌握在吏部手中。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的设立开创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历史,经过唐朝的发展,一直沿用到1905年。

(5)改革户籍制。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户籍极为混乱,一方面存在诈老诈小逃避赋税的现象,另一方面强宗大族隐匿户口,隋文帝从整顿地方基层组织开始,设保、里、党,有里正、党长负责检查户口,进行户籍整理。开皇二年,以北齐、北周旧制为基础,制订户籍新法。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为大索貌阅。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抢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隋文帝采纳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由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限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

(二)意义。“大索貌阅”使国家控制了更多人口,赋税来源更有保证;“输籍定 样”使百姓赋役负担更加合理;行政上的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废除九品中正制,打击了士族门阀政治;营建东都和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对华北、江南等地区的控制,沟通了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

2、洋务运动的成就与影响

(一)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中国军事工业,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开始,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2)创办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方式外,其余企业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是当时最重要的几个官督商办民用企业。(3)编练新式陆海军。成果有练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4)创办近代教育。洋务派一方面通过设立新式学堂在国内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在国外培养人才。

(二)影响。(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变革。

洋务运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成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声,推动了社会思想意识的近代化。(3)洋务运动使中国的陆海军开始有新的近代化的武器和装备,初步奠定了近代国防的基础,收回了某些权利,一定程度上推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4)洋务运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为以后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做出铺垫。

3、简述中共八大的主题及其历史功绩

(一)主要内容。(1)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 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2)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3)对我国在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也进行了探索。(4)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根据党的地位的变化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二)历史意义。中共八大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决策具有重大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提出的许多新方针、新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对于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大量的农业和聚落考古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此说能否成立,请论述之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伴随考古学的发展日趋成熟。“从史前到先秦时期,全国各地陆续确认出了很多‘考古学文化’。其中以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北的辽河流域发展序列最完整;以考古学文化为载体,可以基本构建起中国境内早期文化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

之前一些学者根据传统文献持“中原中心论”,但大量的考古学资料则支持不一样的结论。学术界现在普遍承认中华早期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明不是从一个地方发源的。包括黄河、长江和西辽河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有自己渊源脉络的史前文化且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已有的考古研究成果,证实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许多地区的史前文化,出现了社会分层和分化的明确迹象,物质文化也有很大的发展,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考古学家张光直把这个“相互作用圈”叫做“中国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

结合史前考古领域一系列重大发现,根据传说史料梳理总结出的古代人群的分野,与根据考古资料做出的史前文化区系的划分有许多契合之处:与中原的华夏、山东的东夷和南方的苗蛮相对应,考古学上分别有中原区、山东的海岱区和长江中游的两湖区。这也反过来印证了传说记载有其真实可信的历史内涵。

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中国国内外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这以前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已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从而标志着其破产。

(二)、从政治上来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放新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

(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到进一步瓦解的作用。再加上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都对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自己力量的壮大,在19世纪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战败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汗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五)、从军事上来看,清政府为挽救危机,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1895年,清政府鉴于湘军和淮军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先后派胡和袁世凯到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即后来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军事基础。

(六)、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表现有三:一是促使了维新运动的兴起。《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正在北京会试的康有为联合各省的举人1300多名联合进行了有名的公车上书,把改良主义思潮推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运动阶段。在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部分封建贵族的支持下,掀起了变法运动。二是各地民众进行反抗斗争,表现为对侵略的愤慨和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自卫本能。如甲午战争中及战后山东就遭受列强侵略特别严重,首先在山东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台湾人民从台湾被割以后就进行了连绵不断的反割台斗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仿照美国样式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来摆脱民族危机,振兴中华。四、从1901年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也推行“新政”来维护统治。

3、试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

(一)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展开战略进攻。这一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出动强大兵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军事打击,辅以政治诱降,强调速战速决,在短期内灭亡中国。

(二)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前期。这一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对国民党政府加 强政治诱降,同时也不放松军事进攻,打拉并举;集中大量兵力加紧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国际上,力图切断第三国对中国的援助。

(三)第三阶段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日本帝国主义陷入太平洋战争,在中国战场上走向失败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加紧对解放区进攻,企图把中国变成其南进的“兵站”;进一步推行对蒋介石的诱降政策;同时扶植汪伪政权进行灭亡前的垂死挣扎。

?

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54分)

1、文明皇后(王元姬)

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马炎与齐王司马攸的生母。王元姬幼时便通《诗经》、《论语》,嫁司马昭后竭尽妇道、谦虚谨慎。其人颇有远见,曾预言钟会谋反之事。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尊王元姬为皇太后,宫号曰崇化宫。王元姬身处太后之位,提倡节俭,身体力行,作为众妃子的表率。在其治理之下,后宫井井有条,众人和睦相处。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崩逝,终年五十二岁。谥号文明皇后,与司马昭合葬于崇阳陵。

2、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3、乾嘉学派

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学派研究的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其研究的话题基本已经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与明代朱张等理学学以致用的情况大相径庭。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乾嘉学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学派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4、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5、《烟台条约》《中英烟台条约》

亦称《滇案条约》,共分三大部分16款,并附有“另议专条”。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偿款银20万两;中国派出使大臣带国书前往英国,对滇案表示“惋惜”;云南当局应与英国所派官员商订滇缅来往通商章程;自1877年起,以五年为限,英国派官员驻云南大理或其他相宜地方,察看通商情形;英国仍保留由印度派员赴云南之权。第二部分实际上涉及中外司法案件的处理及官方交往两方面,这些规定扩大了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第三部分为“通商事务”,此外,《另议专条》中规定英国可派探路队由北京经甘肃、青海或四川等地进入西藏,或由印度来藏。

6、李鸿章

(1823-1901),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投靠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1865年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由曾国藩举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北洋海军。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正面的,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7、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场论争。李大钊提出以社会革命为手段,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做一点一滴的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上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这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8、中间路线

第三条道路即所谓中间路线,是指部分自由知识分子及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及其纲领,他们主张走国、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也就是自由主义的道路。他们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建国;在政治上要求以法治代替人治,军队属于国家,实行多党政制;外交上主张在美国、苏联之间保持中立;主张经济现代化与工业化等等。

9、“一化三改”

195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隋朝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创建及其历史影响

隋王朝是在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以后出现的统一的王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文帝、炀帝父子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

(1)改革官职。开皇元年(581),随文帝杨坚即位当天,采纳大臣崔仲方建议,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师、三公、五省等中央机构。三师、三公实则只是给予大臣以荣誉的虚职。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秘书省掌国家图书典籍,位高职闲;内侍省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全是宦官;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门下省是审议机关,尚书省是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称民部)、刑部、 工部。三省六部制度,自隋定型。五省之外,设有御史台掌监察;都水监掌水利(583年废)。 隋场帝大业三年(607)又新置谒者台和司隶台,掌巡察内外百官和军民活动,与御史台合称三台,以加强对内外官员的控制和纠察。另设太常、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监、将作等十一寺,为事务机构。又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官,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作为荣誉名号,授给有功之臣。隋炀帝时,把三师、特进官,以及上柱国以下十一等勋官等勋爵虚职尽行废除,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又抑制和削弱了周、齐显贵势力。

地方官制,隋初沿齐、周时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郡县的设置既多又滥,极其紊乱。开皇三年(583)隋文帝采纳杨尚希的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员,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虽然仍是二级制,但魏晋以来州比郡高,以州改郡,相应也就降低了地方官的品级。同时还并省诸郡,全国共存190郡,1255县。

官吏任用方面,汉、魏时,州郡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用僚佐,北周、北齐以来,州郡僚佐已多归吏部选授,隋确立为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中央也经常派遣使者巡察地方政绩。这些措施有利于整顿吏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2)完善府兵制。魏晋以来,兵和农是分离的。西魏、北周建立府兵制后,逐渐趋向“兵农合一”化,到了隋朝完成了这个发展趋势。开皇十年(590),隋文帝下诏将兵士兵人编入民户,改变了过去兵民分治的现象,完成了“兵农合一” 的过程。关于府兵统率方面,沿用魏周十

二大将军遗制,设置十二卫,每位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各卫所统兵府,即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到隋炀帝时改称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

(3)改定刑律。针对北周刑法繁杂苛酷的情况,隋文帝于开皇元年改定新律,开皇三年,又进行修订,制成《开皇律》。《开皇律》废除了一些酷刑,减省了一些刑律,形成完整的体系,曾被东亚各国所效仿的唐律就是《开皇律》的继承和发展。

(4)创立科举制。为了削弱门阀政治,废除地方长官辟举本地人士担任官吏的制度,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重任,这样就把管理的任用权集中到中央,改变了长期以来士族控制地方政权的局面。同时,以科举考试代替九品官人法。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录取与任用权完全掌握在吏部手中。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的设立开创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历史,经过唐朝的发展,一直沿用到1905年。

(5)改革户籍制。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户籍极为混乱,一方面存在诈老诈小逃避赋税的现象,另一方面强宗大族隐匿户口,隋文帝从整顿地方基层组织开始,设保、里、党,有里正、党长负责检查户口,进行户籍整理。开皇二年,以北齐、北周旧制为基础,制订户籍新法。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为大索貌阅。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抢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隋文帝采纳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由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限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

(二)意义。“大索貌阅”使国家控制了更多人口,赋税来源更有保证;“输籍定 样”使百姓赋役负担更加合理;行政上的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废除九品中正制,打击了士族门阀政治;营建东都和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对华北、江南等地区的控制,沟通了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

2、洋务运动的成就与影响

(一)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中国军事工业,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开始,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2)创办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方式外,其余企业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是当时最重要的几个官督商办民用企业。(3)编练新式陆海军。成果有练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4)创办近代教育。洋务派一方面通过设立新式学堂在国内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在国外培养人才。

(二)影响。(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变革。

洋务运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成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声,推动了社会思想意识的近代化。(3)洋务运动使中国的陆海军开始有新的近代化的武器和装备,初步奠定了近代国防的基础,收回了某些权利,一定程度上推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4)洋务运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为以后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做出铺垫。

3、简述中共八大的主题及其历史功绩

(一)主要内容。(1)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 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2)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3)对我国在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也进行了探索。(4)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根据党的地位的变化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二)历史意义。中共八大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决策具有重大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提出的许多新方针、新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对于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大量的农业和聚落考古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此说能否成立,请论述之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伴随考古学的发展日趋成熟。“从史前到先秦时期,全国各地陆续确认出了很多‘考古学文化’。其中以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北的辽河流域发展序列最完整;以考古学文化为载体,可以基本构建起中国境内早期文化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

之前一些学者根据传统文献持“中原中心论”,但大量的考古学资料则支持不一样的结论。学术界现在普遍承认中华早期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明不是从一个地方发源的。包括黄河、长江和西辽河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有自己渊源脉络的史前文化且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已有的考古研究成果,证实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许多地区的史前文化,出现了社会分层和分化的明确迹象,物质文化也有很大的发展,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考古学家张光直把这个“相互作用圈”叫做“中国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

结合史前考古领域一系列重大发现,根据传说史料梳理总结出的古代人群的分野,与根据考古资料做出的史前文化区系的划分有许多契合之处:与中原的华夏、山东的东夷和南方的苗蛮相对应,考古学上分别有中原区、山东的海岱区和长江中游的两湖区。这也反过来印证了传说记载有其真实可信的历史内涵。

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中国国内外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这以前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已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从而标志着其破产。

(二)、从政治上来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放新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

(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到进一步瓦解的作用。再加上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都对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自己力量的壮大,在19世纪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战败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汗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五)、从军事上来看,清政府为挽救危机,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1895年,清政府鉴于湘军和淮军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先后派胡和袁世凯到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即后来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军事基础。

(六)、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表现有三:一是促使了维新运动的兴起。《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正在北京会试的康有为联合各省的举人1300多名联合进行了有名的公车上书,把改良主义思潮推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运动阶段。在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部分封建贵族的支持下,掀起了变法运动。二是各地民众进行反抗斗争,表现为对侵略的愤慨和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自卫本能。如甲午战争中及战后山东就遭受列强侵略特别严重,首先在山东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台湾人民从台湾被割以后就进行了连绵不断的反割台斗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仿照美国样式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来摆脱民族危机,振兴中华。四、从1901年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也推行“新政”来维护统治。

3、试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

(一)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展开战略进攻。这一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出动强大兵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军事打击,辅以政治诱降,强调速战速决,在短期内灭亡中国。

(二)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前期。这一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对国民党政府加 强政治诱降,同时也不放松军事进攻,打拉并举;集中大量兵力加紧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国际上,力图切断第三国对中国的援助。

(三)第三阶段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日本帝国主义陷入太平洋战争,在中国战场上走向失败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加紧对解放区进攻,企图把中国变成其南进的“兵站”;进一步推行对蒋介石的诱降政策;同时扶植汪伪政权进行灭亡前的垂死挣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