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湘潭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发展_风庆轮_上海(2018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学费)



2024年 9月 23日 0 作者 gong2022

2018湘潭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其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区别即在于各国对东、西两大强国齐或秦的不同关系。如各国南北相联系,共同对付秦、齐之一,即为合纵;各国与秦、齐之一结成东西横向关系来对付南北他国,即为连横。秦、齐在适当的时机也通过加入合纵集团来对付对方。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2.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4.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5.开平矿务局

清末洋务派开办的大型机器采煤局。为了解决军工生产的原料和燃料供应问题,李鸿章于1878年创办开平矿务局。最初,开平矿务局拟兼采煤矿、铁矿,后来由于熔铁炉成本过高和缺乏冶炼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停办铁矿,专采煤矿。1881年,开平煤矿开始投产,所产煤炭除了供应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局和北洋海军外,还大批在市场上出售。

6.风庆轮事件

风庆轮事件是“四人 ”在“文革”后期制造的一起攻击周恩来的事件。1973年2月,上海江南造船厂造成“风庆”号万吨货轮。交通部担心国产主机和雷达等设备不能适应远航,为安全起见规定,“风庆”轮在近海航行。1974年初,江南造船厂和“风庆”轮职工提出远航要求。交通部为此派李国堂、顾文广到“风庆”轮协助首航欧洲。5月4日,“风庆”轮从上海 ,历时150天,于9月30日返回上海港。10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乘风破浪,胜利前进——从“风庆”轮首航远洋归来赞自力更生方针的伟大胜利》,文章说:“我国近代造船工业发展史,是一部充满尊孔崇洋与反孔爱国斗争的历史。

7. 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三,简答题

1.北洋军阀出现的原因

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从国内看:

(1)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并未完成民主革命的反封建任务。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 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

(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 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国际形势看:

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 世纪初期,清政府垮台前后,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物色新的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等掌握中国 军政大权的军阀正是合适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给他们以有力的支持,也促进了北洋军阀的崛起。

从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看:袁世凯善于运用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再通过军阀集团而掌控中国政局,最终控制了全国。或:论近代中国的军阀。

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1)“文革”结束后,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和坚持“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主要内容。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重视科学、教育;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严肃党纪。

(三)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 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认真地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因而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3.张居正改革背景、内容与结果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其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①中国领土完整性遭到空前破坏,中国的内地税自主权、海关行使权、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入境 管理权等大量丧失。②公使馆的大量建立。1861至1862年间,英、法、俄、美等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公使馆的建立标志着东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了中国的腹地。

(2)经济上:①新开辟了11个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北方及内地。外国人可以进入内地自由通商,这都为外国外国商品深入南北沿海和长江内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方便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从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②控制中国海关。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成立,各口税务司和海关的高级职员一律由洋人担任。③在华经营轮船航运业,中国新式航运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④争相在华投资设厂。外国资本在扩大对华经济掠夺的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⑤设立银行。各国列强在华开设的银行在中国经营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对清政府进行贷款,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工具。

(3)外交上: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尤其是辛酉政变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联合。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四,论述题

1.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 最终完成。

(二)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论述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论证了中国革命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种不平衡性加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的连续不断的战争。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了缝隙,从而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以可乘之机。②国民革命留下的深刻影响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决定了红色政权的向前发展。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主观条件。

第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

第三,中国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缺乏进行和平的合法的革命斗争的条件,只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②只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真正的创建红军,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是后来中国革命所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道路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了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 航向,成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列主义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8湘潭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其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区别即在于各国对东、西两大强国齐或秦的不同关系。如各国南北相联系,共同对付秦、齐之一,即为合纵;各国与秦、齐之一结成东西横向关系来对付南北他国,即为连横。秦、齐在适当的时机也通过加入合纵集团来对付对方。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2.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4.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5.开平矿务局

清末洋务派开办的大型机器采煤局。为了解决军工生产的原料和燃料供应问题,李鸿章于1878年创办开平矿务局。最初,开平矿务局拟兼采煤矿、铁矿,后来由于熔铁炉成本过高和缺乏冶炼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停办铁矿,专采煤矿。1881年,开平煤矿开始投产,所产煤炭除了供应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局和北洋海军外,还大批在市场上出售。

6.风庆轮事件

风庆轮事件是“四人 ”在“文革”后期制造的一起攻击周恩来的事件。1973年2月,上海江南造船厂造成“风庆”号万吨货轮。交通部担心国产主机和雷达等设备不能适应远航,为安全起见规定,“风庆”轮在近海航行。1974年初,江南造船厂和“风庆”轮职工提出远航要求。交通部为此派李国堂、顾文广到“风庆”轮协助首航欧洲。5月4日,“风庆”轮从上海 ,历时150天,于9月30日返回上海港。10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乘风破浪,胜利前进——从“风庆”轮首航远洋归来赞自力更生方针的伟大胜利》,文章说:“我国近代造船工业发展史,是一部充满尊孔崇洋与反孔爱国斗争的历史。

7. 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三,简答题

1.北洋军阀出现的原因

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从国内看:

(1)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并未完成民主革命的反封建任务。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 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

(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 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国际形势看:

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 世纪初期,清政府垮台前后,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物色新的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等掌握中国 军政大权的军阀正是合适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给他们以有力的支持,也促进了北洋军阀的崛起。

从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看:袁世凯善于运用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再通过军阀集团而掌控中国政局,最终控制了全国。或:论近代中国的军阀。

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1)“文革”结束后,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和坚持“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主要内容。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重视科学、教育;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严肃党纪。

(三)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 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认真地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因而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3.张居正改革背景、内容与结果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其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①中国领土完整性遭到空前破坏,中国的内地税自主权、海关行使权、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入境 管理权等大量丧失。②公使馆的大量建立。1861至1862年间,英、法、俄、美等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公使馆的建立标志着东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了中国的腹地。

(2)经济上:①新开辟了11个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北方及内地。外国人可以进入内地自由通商,这都为外国外国商品深入南北沿海和长江内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方便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从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②控制中国海关。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成立,各口税务司和海关的高级职员一律由洋人担任。③在华经营轮船航运业,中国新式航运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④争相在华投资设厂。外国资本在扩大对华经济掠夺的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⑤设立银行。各国列强在华开设的银行在中国经营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对清政府进行贷款,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工具。

(3)外交上: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尤其是辛酉政变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联合。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四,论述题

1.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 最终完成。

(二)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论述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论证了中国革命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种不平衡性加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的连续不断的战争。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了缝隙,从而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以可乘之机。②国民革命留下的深刻影响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决定了红色政权的向前发展。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主观条件。

第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

第三,中国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缺乏进行和平的合法的革命斗争的条件,只有用武装的

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②只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真正的创建红军,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是后来中国革命所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道路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了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 航向,成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列主义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